屬於 #小球性貧血 一種鑑別診斷。
具家族遺傳、慢性溶血性貧血,無法根治。
台灣每一百人約5-8名帶因者,預估有120萬沉默帶因者。
輕度地中海貧血症狀輕微,男性很多在當兵新生體檢發現;女生在懷孕時因貧血而診斷。
自費 #血漿電泳 可以區分是甲型或乙型地中海貧血。
甲型帶因者佔5-6%;乙型帶因者1-2%。
生理運送氧氣的紅血球90%由血紅素構成。血紅素含四個血基質(heme)和四條球蛋白鏈組成。
新生兒血紅素球蛋白鏈為HbF (α2γ2),出生後逐漸轉成HbA (α2β2)。
按基因座突變分成16對染色體上4個α基因,遺傳模式為基因缺失 (gene deletion);11對染色體2個β基因,點突變 (gene mutation)。
α地中海貧血稱為甲型地中海貧血,按基因缺失數目導致貧血嚴重程度不同,分成:
1α基因缺失導致3α為帶因者,silent carrier,α-thal-2 trait,無症狀。
2α基因缺失導致2α為輕度甲型,α-thal-1 trait或α-thal minor。
3α基因缺失導致1α為中重度甲型,增加HbH (β4),也增加Hb Bart’s (γ4)。
4α基因缺失導致0α為Hb Bart’s (γ4) 極重度甲型,懷孕20週胎兒水腫 (hydrops fetalis),胎死腹中。
β地中海貧血稱為乙型地中海貧血,按基因點突變程度導致貧血嚴重性不同,分成:
1β點突變導致輕度乙型,β-thal minor or trait,HbA2 (α2δ2)增加,無須輸血。
2β點突變程度不同導致貧血嚴重度不一,包含中度乙型β-thal intermedia,偶爾輸血;重度乙型β-thal major (= Cooley’s anemia),依賴輸血。
因為出生時血紅素球為HbF (α2γ2),逐漸轉成HbA (α2β2)。若為中度乙型HbA2 (α2δ2)增加,出生數月之後新生兒貧血、生長遲滯,須終身定期輸血。若為重度乙型,依賴輸血,頻次由每個月惡化到每週。

輸血維持血紅素Hb>8 mg/dl,若有心臟衰竭症狀Hb>10 mg/dl。
病因血紅素球蛋白鏈異常導致攜氧能力不足,病理製造過多小球性紅血球,抽血檢查MCV< 70%、RDW正常、ferritin 50-300 ug/L。血液抹片可見靶細胞 (target cell)。
症狀因為慢性溶血性貧血,身體代償骨髓加速造血導致病理性長骨骨折、血鐵質沉積症 (hemochromatosis)、高心輸出量心臟衰竭、膽紅素膽結石、脾腫大、肝腫大;骨髓外造血導致花栗鼠臉頰 (chipmunk face)。
終身輸血後遺症為鐵質過剩 (Fe overload),需要定期排鐵治療,口服藥或打針都有。
脾臟儲存大量紅血球,慢性溶血導致脾臟腫大、白血球變少、血小板低下、黃疸,根據脾臟腫大程度等因素考慮5-14歲脾臟切除。切脾對甲型HbH、中度乙型效果較好;重度乙型效果差。無脾者對莢膜細菌無抵抗力,需要定期注射肺炎鏈球菌疫苗。
脾臟切除之後血小板代償性增加,稱為次發性血小板增多症 (secondary thrombocytosis, reactive thrombocytosis),發生率75-82%。血小板超過1000*10^3/ul,建議使用aspirin 65-100mg一天一顆預防中風或心肌梗塞。
中重度地中海貧血因為紅血球破裂鐵質過多或輸血造成鐵質過剩,定期追蹤心肝腎累積的血鐵質沉積症,包含心律不整、關節疼痛、色素沉澱及骨質疏鬆症。
飲食需要避免鐵質豐富的食物或保健品,相反地,因為骨髓增殖消耗葉酸,應多補充葉酸、維生素C及優質蛋白質。
重度乙型考慮異體骨髓幹細胞移植 (allo-HSCT,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方可根治,骨髓來源血親或骨髓資料庫配對。
父母雙方同型帶因者,有1/2機率生出帶因寶寶、1/4正常、1/4重症;父母不同型帶因,寶寶可能甲型合併乙型帶因。
家族史有地中海貧血者,建議孕前遺傳諮詢,檢查夫妻雙方是否為同型帶因者。
地中海貧血(海洋性貧血)專欄介紹https://www.blood.org.tw/Internet/main/docDetail_Content_Print.aspx?uid=6380&pid=6377&docid=23652
排鐵治療專業醫師衛教原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