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是台灣的主要死因之一。除了已知藥物治療statin類、ezetimibe、PCSK9抑制劑之外,我想更民眾更想知道的是,吃藥之外有哪些方法有幫助血脂控制,哪些保健食品有效果,這裡跟大家分享2022台灣高血脂初級預防治療指引裡面的建議。
🔶飲食
油炸食品、甜品和含糖飲料、高脂肪和高糖的糕點、肥肉和內臟肉等是心臟代謝疾病的危險食物。
有利於心血管保護的飲食法:豐富的植物性食物,包括全穀物、蔬菜、新鮮水果、堅果和種子、茶和不飽和脂肪酸豐富的非熱帶植物油(例如大豆油、向日葵油、橄欖油);ω-3脂肪酸的來源(例如魚類、堅果、豆類);優質蛋白質食物(低度加工的大豆產品、魚類、雞蛋和瘦肉動物蛋白質);低反式脂肪酸、油炸食品、肥肉、加工肉類或魚類產品(例如香腸、培根、火腿和熱狗)和添加/精製糖。
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可能有助於減重並改善高密度膽固醇(HDL-C)和三酸甘油脂(TG)。不過同時也會上升低密度膽固醇(LDL-C)和總膽固醇(TC)值得我們後續多注意。
雞蛋飽合脂肪酸較低,也富含蛋白質和各種維生素,因此建議依照個人LDL目標和營養狀態來作調整。
乳製品建議選擇脫脂或低脂的乳製品。
🔶運動
根據現有的證據,運動對於低密度膽固醇(LDL-C)的影響是有爭議的。似乎運動並不能顯著降低總膽固醇(TC)和低密度膽固醇。只有高量和高強度的運動才能對降低三酸甘油脂(TG)和提高高密度膽固醇(HDL-C)有明顯的效果。定期運動可以比不運動的人降低17.7毫克/分升的TG。慢跑、游泳、舞蹈、自行車等有氧運動可以增加HDL-C,降低TG和TG/HDL-C比值。
雖然阻力運動對於血脂肪的影響不一致,但仍應該鼓勵進行,因為它有多種健康益處,包括改善身體功能和可能降低血壓。
建議所有成年人每週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者每週75分鐘的高強度有氧運動,以降低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風險。即使是持續時間為5或10分鐘,中間有1到2分鐘間斷的運動,也與較長時間的運動一樣有益。
🔶營養補充品(大家最愛的保健食品)
一些膳食補充劑被認為對健康有益,在下面分別介紹
1.魚油:可以降低三酸甘油酯(TG)提升高密度膽固醇(HDL-C),但對總膽固醇(TC)、低密度膽固醇(LDL-C)沒有明顯改變。
2.紅麴萃取物:被用作降低膽固醇的保健品,HMG-CoA還原酶的弱可逆抑制劑,跟statin類藥物機轉相似。
3.可可產品中的類黃酮:也可以抑制膽固醇的吸收。然而,令人擔憂的是,市售的黑巧克力產品含有不同量的飽和脂肪和添加糖,小心愈吃愈肥哦😝。
4.維生素D:抑制HMG-CoA還原酶表現,來降低膽固醇。臨床研究表明,維生素D補充劑對降低總膽固醇(TC)、低密度膽固醇(LDL-C)和三酸甘油酯(TG)有益處,但對高密度膽固醇(HDL-C)沒有影響。
5.綠茶或其萃取物:導致總膽固醇(TC)和低密度膽固醇(LDL-C)降低,但高密度膽固醇(HDL-C)沒有改變。
🔶酒精
適度酒精攝取會增加高密度膽固醇(HDL-C),但研究也發現酒精攝取量與中風、冠狀動脈疾病、心衰竭、致死性高血壓性疾病和致死性主動脈瘤的風險呈現線性關係。
根據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酒精對健康有不利的影響,台灣衛生福利部健康署建議沒有飲酒習慣的人不要因為任何理由開始飲酒。 對於繼續飲酒的人,建議男性每週的酒精攝取量不要超過100克(每天14克或一杯),女性每週不要超過50克(每天7克或半杯)。
而台灣高達近一半的人有乙醛去氫酶(ALDH2)功能障礙基因,強烈建議戒酒。如果無法避免飲酒,則更應限制酒精攝取量,男性每週不超過64克(每天9克或每週4杯),女性每週不超過28克(每天4克或每週2杯)。
另外所有人應嚴格避免狂飲,即在2小時內男性飲用5杯以上或女性飲用4杯以上酒精飲料。
🔶戒菸
吸菸是一種致命的成癮疾病,全世界每年有超過八百萬人死於吸菸。在台灣,成年人的吸菸率從2008年的21.9%(男性38.6%,女性4.8%)下降到2019年的13.1%(男性23.1%,女性2.9%)。
然而,吸菸仍然造成台灣巨大的生命損失,每年約有兩萬四千人死於吸菸。戒菸可以挽救生命,減少醫療負擔,即使是老年吸菸者(60歲以上)也能獲益。在台灣,透過醫師和輔導員的持續醫學教育和團體培訓,提升幫助人們戒菸的知識和技能,並在醫院間舉辦戒菸服務競賽,已被證明能有效促進高心血管風險吸菸者的戒菸。
電子菸近年來成為一種流行的助戒方式。然而,越來越多的證據引起了對電子菸使用的不良影響的嚴重關切,例如電子菸或蒸氣產品相關肺損傷(EVALI)以及電子菸使用與血壓升高和動脈硬化相關。綜上所述,目前仍然沒有堅實的證據支持電子菸是一種更安全的助戒替代品,也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其長期心血管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