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庚醫院發表一篇台灣本土回溯性統計研究發現,針對初次使用排糖藥有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糖友,再次處方排糖藥,其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機率。

初次使用排糖藥有泌尿道感染的機率為3.43%;生殖道感染0.04%。再次泌尿道感染的機率為28.2%;再次生殖道感染為0%。
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抑制劑,俗稱排糖藥,英文名稱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 inhibitor,縮寫為SGLT2i。機轉主要作用在腎元近曲小管,抑制尿糖及尿鈉再吸收,經尿排糖排鈉,增加水分排出,減少心臟前負荷,改善心臟衰竭症狀,也延緩腎功能惡化、及蛋白尿程度。

針對有糖尿病腎病變及心臟衰竭症狀的第二型糖尿病友,根據最新治療指引2023 ADA及2022 KDIGO第一線用藥為雙胍類、RAS阻斷劑(包含血管張力素轉化酶抑制劑ARB及血管張力素受體阻斷劑ACEi)以及降血脂藥statin。
臨床上遇到服用排糖藥併發泌尿道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TI)、或生殖道感染(Genital tract infection, GTI),歸結出一些風險因子。其中GTI沒有明顯風險因子。
跟初次泌尿道感染有關的風險因子,包含:
65歲以上、女性、糖化血色素A1C≧9%、腎絲球過濾率GFR< 60 ml/min、白蛋白尿UACR≧30 mg/g、高血脂症、糖友已有小血管併發症、情緒疾患。
因泌尿道感染暫停排糖藥之後再次處方,跟反覆泌尿道感染有關的風險因子,包含:GFR< 45 ml/min、冠狀動脈疾病、情緒疾患。

結論,醫療處置需要考慮益處(benefit)和代價(harm),考量藥物器官保護的益處大於代價,有效衛教介入,再次處方排糖藥也可以顯著減少泌尿生殖道感染機率。
糖尿病友因為心腎系統失能,容易併發心臟衰竭及腎臟疾病,第一線用藥排糖藥,具有醫療實證有效器官保護,不只控制血糖,也改善心臟衰竭症狀、延緩腎功能惡化、及蛋白尿程度。
心安診所備有全系列單方或複方排糖藥,成就苗栗鄉親健康識能最堅實的後盾。
生物醫學資料庫PubMed原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