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頸癌每年造成國人約600位病患死亡,主要病因是因為感染致病原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高致癌性第16、18型所導致。
人類乳突病毒HPV是一種DNA病毒,第16、18型為高危險型,與子宮頸癌前病變(細胞化生不良)、原位癌、子宮頸癌以及男女外生殖器癌發生有關。
子宮頸癌超過70%由感染HPV第16、18型引起;生殖器疣,俗稱菜花則為第6、11型,為低危險型,致癌機率較小。
男女皆會感染HPV。傳染途徑主要經由性接觸,外生殖器接觸到沾有HPV物品也可能感染。台灣國人一生中約70%機率(五到八成)感染到HPV。
HPV感染者幾乎沒有症狀,正常免疫力族群的HPV感染約九成一年內會消失。超過一年HPV沒有消失稱為持續性感染,女性未來罹患子宮頸癌;男性陰莖癌、男女肛門、扁桃腺、口咽、舌咽及舌頭癌機率增加。
接種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可預防至少70%(60-90%)的子宮頸癌發生。
我國食品藥物管理署核准HPV疫苗表列如下。

防癌三防線簡介如下:

安全性行為
接種子宮頸疫苗
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
HPV疫苗衛教民眾版原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