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黎明現象、梭莫基效應

黎明現象、梭莫基效應同樣都會造成早上空腹高血糖,但是致病機轉和藥物調整截然不同!

黎明現象(Down Phenomenon)定義是指03:00-08:00空腹時高血糖,病理機轉是因為體內皮質醇(cortisol)、生長激素(growth hormone)、升糖素(glucagon)導致血糖升高,絕對胰島素依賴的第一型糖尿病無法分泌胰島素、或胰島素阻抗的第二型糖尿病胰島素活性不足,無法降血糖所以高血糖。懷孕婦女妊娠期糖尿病又會因為人類胎盤催乳素(human chorionic somatomammotropin)增高所致。睡眠品質不佳或感冒生病造成腎上腺素(epinephrine)增加也會高血糖。

梭莫基效應(Somogyi effect)病理機轉是因為夜間低血糖,啟動人體低血糖負回饋機制導致反跳性的清晨高血糖現象(rebound hyperglycemia)。糖尿病友因為自主神經失調或長者自律神經退化,容易低血糖不自覺(hypoglycemia unawareness)。

血糖波動(glycemic variability, GV)幅度大造成的血管內皮細胞損傷產生氧化壓力自由基,日積月累進一步併發症三小血管: 視網膜黃斑部病變、腎病變、神經病變、身經病變併骨關節病變的夏柯氏足(Charcot joint);三大血管: 腦中風、心肌梗塞、周邊動脈阻塞;混和神經與血管病變的糖尿病足。

三個月驗一次糖化血色素、或反應2-4週血糖的糖化白蛋白,均無法偵測夜間低血糖、飯後高血糖(post-prandial hypoglycemia, PPH)、血糖波動。

安裝連續血糖監測儀(continuous glycemic monitor, CGM)可以區分黎明現象、梭莫基效應。根據CGM血糖曲線判斷是梭莫基效應,表示發生夜間低血糖,所以需要減少睡前胰島素劑量或調整針劑及口服藥物。

在CGM還沒普及之前,血糖控制目標為糖化血色素「你7了沒?」,但不能偵測血糖波動幅度過大造成血管內皮細胞自由基造成的糖尿病併發症。穿戴連續血糖監測儀可以避免血糖波動幅度過大,減緩糖尿病併發症甚至終結併發症的進展。目標範圍內時間Time In Range, TIR口號可以改成「你70了沒?」

延伸閱讀

使用CGM照護的常見問題

https://blog.health2sync.com/cgm_clinical_qa/

連續血糖監測儀新聞稿

https://udn.com/news/amp/story/7266/7034416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