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高盛行率診斷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意味著現代人需要與糖尿病共存的時間正在拉長,發生糖尿病併發症的機率隨之增加!
糖尿病本身沒有明顯症狀,但過高過低或不穩定的血糖,都會對血管內皮細胞造成傷害,進而損傷人體大小血管,引發神經病變、視網膜病變、腎病變、糖尿病足、冠狀動脈疾病與心肌梗塞、腦血管阻塞、周邊動脈阻塞等併發症。
而在各種糖尿病併發症之中,神經病變影響生活甚鉅,而且糖尿病造成的神經病變無法復原,治療只能做到症狀緩解,神經病變的預防勝於治療!
糖尿病併發的自主神經病變症狀有心律不整、姿勢性低血壓、腸道蠕動不規則、神經性膀胱、性功能障礙以及臨床上交感神經失能造成的不自覺低血糖;周邊神經病變則會有疼痛、感覺異常、不適灼熱及刺痛感、麻痛、保護感覺喪失等症狀。
周邊神經病變通常會身體兩側同時發生,且從距離心臟最遠的末梢開始,當症狀從腳趾進展到膝蓋,上肢的遠端也會開始有症狀。以台灣地區來說,第二型糖尿病遠端對稱性多發性神經病變,盛行率就高達30%。
另一個影響生活甚鉅的併發症是糖尿病足。
因為神經需要由血液提供養分與氧氣,當血管因長期血糖過高而受損,神經也難以獲得足夠滋養,神經活性損傷而產生病變。以距離心臟最遠的腳部來說,當這些末梢的神經血管無法獲得營養而逐漸病變壞死,神經的感覺減弱,喪失保護,因此即使出現傷口甚至化膿,都會難以感知到腳部出現異常。
此外,糖尿病也會造成人體的免疫機能下降。當身體出現傷口,病菌入侵時免疫系統難以啟動防禦反應。如此一來,體外的各種病菌透過傷口進入人體循環系統,不只是皮膚軟組織容易出現蜂窩性組織炎,病菌血栓還可能沿著血管蔓延全身,包括敗血性肺栓塞、大腦、骨髓都會受到影響,引發敗血性休克與多重器官衰竭。
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台灣每年約2%因為糖尿病足病變需要接受治療,大約0.2%需要接受大、小截肢手術。一旦病人併發需要住院治療的糖尿病足,其五年存活率剩57%;經歷大截肢手術的患者,其五年存活率只有39%。
延伸閱讀: 智抗糖專家衛教文章
https://blog.health2sync.com/diabetes-and-amputation/
心安診所糖尿病個案會依照共照網及學會規定至少每年評估一次神經學檢查,團隊衛教也會針對足部護理和糖尿病足篩檢,防範於未然。

周邊神經病變篩檢跟腱反射、單股尼龍纖維、音叉震動等若有異常,門診當下協助轉診至醫院做神經學檢查,比如電生理測試、肌電圖等精細檢查。
心安診所備有心電圖可以偵測心律不整,也備有連續血糖監測儀診斷不自覺低血糖,針對自主神經病變症狀備有特效藥,維護糖友健康及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