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結石是礦物質跟鹽類的結晶,可以分成下列幾大類。
- 草酸鈣結石(Calcium Stones):約占75%,呈黑色、灰色、白色的密集。
- 磷酸性結石(Struvite Stones):約占10~20%,其形狀通常不規則,主要是因為細菌感染所引起的結石。
- 尿酸結石(Uric Acid Stones):約有5%為純粹尿酸性結石,是因為體內尿酸太高所造成的,外表為透明橘黃色的結晶。
- 其他結石:如胱氨酸結石(Cystine Stones)。
什麼是腎結石的症狀?
小的腎結石可以輕鬆自在的通過尿路系統,但是較大石頭就可能在隨著尿液流到膀胱的過程中,卡在輸尿管,這時候就會產生症狀。腎結石的症狀包括突然的腰痛或背痛,然後這個痛可能會轉移到腹股溝疼痛,有時候會合併血尿、排尿疼痛、頻尿、發燒、畏寒、噁心、嘔吐。
那要如何診斷腎結石?
- 尿液檢查:可檢查病人是否有血尿、蛋白尿、細菌感染、早期腎臟病
- 腎臟超音波檢查:對於腎臟的大小、形狀,觀察是否有水泡、腫瘤、結石
- X光攝影:腹部X光可以看到有鈣質成分的結石,可以評估結石在泌尿系統的位置,也能順便檢查骨頭以及對一些腹內臟器做初步評估。
腎結石該如何治療?
對於有症狀的腎結石,第一步治療是先止痛,可以考慮口服止痛藥,更嚴重疼痛可以使用靜脈注射止痛藥,最常用的藥物是ketorolac,在極度疼重的情況下也可以考慮嗎啡類製劑。同時患者也可以使用大量靜脈輸液來補充水份。
腎結石小於10mm的話,建議先4-6週門診追蹤,1天最少喝2,000~3,000毫升的水,除了可以增加自行排出結石的機會外,也能夠預防之後產生腎結石。
可以開立一些α受體阻斷劑,幫助放鬆病患的肌肉,藥物如Tamsulosin,使用α受體阻斷劑要注意會不會有低血壓。
何時考慮手術治療?
- 大於10mm的結石,這時候自行排出的可能性很低,就會考慮手術治療
- 小於10mm結石,合併有發燒,難以控制的疼痛、噁心、嘔吐,只剩下一個腎臟的時候,有上述情況,就要早期介入治療,不要再等待4-6週觀察。
哪些是腎結石的風險因子?
- 有腎結石的家族史
- 水份攝取不足:特別是工作生活在比較熱的環境,身體會經由排汗大量流失水份,這時候更要補充足夠的水份。
- 飲食習慣:高鈉、高糖、高蛋白,特別是高鈉,吃太多鹽份的時候,你的腎臟必需過濾更多的鈣,因此會提高結石的機會。
- 肥胖:身體質量指數(BMI)過高、腰圍過大、體重過重都會提高結石的機會
- 懷孕
那該怎麼作可以預防腎結石發生?
- 每天攝取足夠的水份,至少2000到3000毫升,如果在大量流汗的環境就要攝取更多水份
- 不要憋尿:容易造成反覆尿路發炎、形成結石
- 低鹽:不要吃太鹹
- 適量的鈣質補充:補充過量反而容易造成結石
- 適量的蛋白質:不要吃過多的肉類與豆類
- 少喝飲料:濃茶、咖啡、可樂皆含有草酸,如果只喝飲料不喝水,就容易造成結石

reference
1. JAMA. 2022;328(9):898.
2.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kidney-stones/symptoms-causes/syc-20355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