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常常碰到病人聽醫師解釋報告之後,好像似懂非懂,又會加問一句?醫師那我會不會洗腎?一般來說這句話,病人應該是想要問:那我之後的洗腎風險高不高?
這裡就分享一個醫療人員常常在用的KDIGO(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改善全球腎臟病預後組織,所制定的慢性腎臟病預後評估系統。上回有講到依據腎絲球過濾率(GFR),我們會將慢性腎臟病(CKD)分為五期,若只依據 eGFR 來判斷,在臨床診斷上,eGFR<60(3~5 期)才會被認定為 CKD 病人。在缺乏腎臟損傷證據下,eGFR>60 不符合 CKD 之定義。
上回文章連結: 慢性腎臟病(CKD)分期
🔶那要如何作慢性腎臟病預後風險評估呢?
GFR再加上白蛋白尿這二項來預測慢性腎臟病(CKD)的預後,以這二項的數值對照KDIGO的慢性腎臟病(CKD)預後風險分級評估表,來判斷每個病人的慢性腎臟病預後風險。
綠色(低風險)
黃色(中度風險)
橙色(高風險)
紅色(非常高的風險)
🎯趕快拿起自已的健康檢查報告,對照一下吧。下面準備二個題目,帶大家手把手對照一下表格練習看看。
例題1. 55歲王先生GFR:92,白蛋白尿:363,那他的洗腎風險高嗎?答:GFR:92好像腎功能正常,但是白蛋白尿363,對照表格是橙色,屬於高風險群群。⭕所以只看腎功能在風險評估是不準確!要合併蛋白尿檢查。
例題2. 62歲陳小姐GFR:42,白蛋白尿:32, 洗腎風險高不高?答:GFR42屬於腎臟病第3b期(G3b),合併微量白蛋白尿ACR:32,看起來好像都還在中間範圍,其實這時候對照表格來看已經是紅色,屬於非常高風險,要好好嚴格控制,不然很快就會進入洗腎階段。
❤️護腎控三高 黃金八守則不可不知三高控制(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健康飲食、規律運動、體重控制、避免服用不當藥物、多喝水、不抽菸及定期檢查腎功能。